不動產市場回顧與2012年市場展望
2012-01-04
新聞稿
即時發佈:2012年1月4日
2011不動產投資百家齊放創新高
2012回歸基本面
2011年不動產投資絲毫不受全球經濟環境不明朗因素的影響,交易金額創歷史新高,全年交易量為新台幣1,378億元,較2010年1,006億元成長約37%,也刷新2007年交易量1,193億元的紀錄。而第三季交易量約新台幣551億元,亦創下過去五年單季最高紀錄,原本在上半年因缺乏可售物件,致投資市場交易清淡。然下半年因數檔REITs及REAT出清標的,致整體交易量暴增。
若以買家類型觀之,幾乎是本土法人投資機構,其中壽險公司投入金額約新台幣567億元,佔整體交易比例約41%。以壽險公司為首的法人投資機構,著眼於長期投資收益的角度,將資金投入地產已成為必然的投資常態。2011年計有七家壽險公司共計投入新台幣567億元購置商用不動產,其中投入金額前三大壽險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及新光人壽。而三商美邦人壽則異軍突起,以新台幣56.4億元標得香檳大廈店面及誠品物流中心,位居第四。整體而言,壽險公司投資標的仍偏好辦公大樓,係著眼其租金收入的穩定性及資產管理的單純性。
整體買賣標的類型以辦公大樓居大宗,占比約40%,其次是零售店面商場約佔27%。其中前十大交易金額總計新台幣544億元,單一金額均在新台幣30億元,僅有一宗買賣個案為高雄市新光三越百貨三多店,其他九宗均位在台北市,多數產品為辦公大樓。其中交易金額前三名者,國泰人壽就占有兩席,分別以公開標售取得新光敦南大樓及國泰敦南大樓, 位居第三名者為采旺興業以約新台幣80億元取得位於內湖特力廣場,這也是2011年最大宗的商場買賣個案。
在土地市場方面,2011年第四季土地交易量仍維持在300億元以上,年度土地交易量則達到1,150億元,連續兩年打破千億大關。2011年的土地交易市場除了第二季受奢侈稅開徵陰影與新竹以北公有土地零標售記錄等兩大因素影響下,呈現117億的萎縮交易量以外,其餘三季皆達到每季逾300億的水準,顯示在政府打房壓力下,投資人對於土地資源的持續需求絲毫未減。若以素地來看,第四季最大宗土地交易為統一位於新竹縣湖口鄉52,674坪的工業土地,交易金額達29.9億元,其次是國泰建設購入竹北商業土地的15.6億元居次,廣豐子公司寶豐資產則以近15億元順利標脫位居第三。
2011年十大土地交易記錄,遠雄集團在第一季即以將近123億標下新莊副都心兩宗土地拔得頭籌,第三季又以24.4億標下機場捷運A7站合宜住宅A基地,前十大交易即佔了三席,堪稱去年的獵地盟主。興富發亦不遑多讓,第一季先以52億拿下台北市康定路麒麟飯店舊址的商四土地,接著在第三季以28億標得台中七期的新八分區土地,並以關係企業潤隆建設名義砸下21.6億取得位於內湖石潭段的商三土地,同樣在2011年十大土地交易中囊括三席。
2011年地價排行榜中,大華建設以每坪898.3萬買下忠孝東路安東街口,面積僅122坪的商三特土地而喧騰一時外,由戴德梁行在第三季成功標售的華票總部大樓係由頂禾開發以46.3億元的總價得標,業界認為這宗帶著屋齡逾30年的老舊房地,投標人係著眼於土地而非建物,因此若將該案視為土地交易,則每坪單價高達1,405萬將成為2011年地價的歷史新高。
展望2012年,第一季因有總統大選因素致市場充斥濃厚的觀望氣氛,加上奢侈稅實施後,短期投資者已退出市場,買家購置商用不動產將回歸長期投資及自用者,但並不意味投資腳步停滯,僅是市場上可售物件可能因奢侈稅的持有時間致市場流通物件減少,於2010年第一季之前所交易的不動產,有可能因奢侈稅的閉鎖期已過,對於短期投資且有資金需求的投資者可能藉此出脫。然低利率時代,商用不動產仍是閒置資金的停靠站。在精華區土地有絕對稀少性,上市櫃建商為尋求穩定的土地資源,在國際景氣混沌、國內大選前投資市場觀望之際,建商對於精華區土地的購置仍不遺餘力,而開發商對於土地去蕪存菁的多空看法,則將成為土地資源洗牌的關鍵。2011底台北市財政局剛公告的世貿二館現址等三筆土地地上權標售案,以地上權方式開發有限期間的收益性不動產則是對投資人信心的一大考驗。
即時發佈:2012年1月4日
2011不動產投資百家齊放創新高
2012回歸基本面
2011年不動產投資絲毫不受全球經濟環境不明朗因素的影響,交易金額創歷史新高,全年交易量為新台幣1,378億元,較2010年1,006億元成長約37%,也刷新2007年交易量1,193億元的紀錄。而第三季交易量約新台幣551億元,亦創下過去五年單季最高紀錄,原本在上半年因缺乏可售物件,致投資市場交易清淡。然下半年因數檔REITs及REAT出清標的,致整體交易量暴增。
若以買家類型觀之,幾乎是本土法人投資機構,其中壽險公司投入金額約新台幣567億元,佔整體交易比例約41%。以壽險公司為首的法人投資機構,著眼於長期投資收益的角度,將資金投入地產已成為必然的投資常態。2011年計有七家壽險公司共計投入新台幣567億元購置商用不動產,其中投入金額前三大壽險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及新光人壽。而三商美邦人壽則異軍突起,以新台幣56.4億元標得香檳大廈店面及誠品物流中心,位居第四。整體而言,壽險公司投資標的仍偏好辦公大樓,係著眼其租金收入的穩定性及資產管理的單純性。
整體買賣標的類型以辦公大樓居大宗,占比約40%,其次是零售店面商場約佔27%。其中前十大交易金額總計新台幣544億元,單一金額均在新台幣30億元,僅有一宗買賣個案為高雄市新光三越百貨三多店,其他九宗均位在台北市,多數產品為辦公大樓。其中交易金額前三名者,國泰人壽就占有兩席,分別以公開標售取得新光敦南大樓及國泰敦南大樓, 位居第三名者為采旺興業以約新台幣80億元取得位於內湖特力廣場,這也是2011年最大宗的商場買賣個案。
在土地市場方面,2011年第四季土地交易量仍維持在300億元以上,年度土地交易量則達到1,150億元,連續兩年打破千億大關。2011年的土地交易市場除了第二季受奢侈稅開徵陰影與新竹以北公有土地零標售記錄等兩大因素影響下,呈現117億的萎縮交易量以外,其餘三季皆達到每季逾300億的水準,顯示在政府打房壓力下,投資人對於土地資源的持續需求絲毫未減。若以素地來看,第四季最大宗土地交易為統一位於新竹縣湖口鄉52,674坪的工業土地,交易金額達29.9億元,其次是國泰建設購入竹北商業土地的15.6億元居次,廣豐子公司寶豐資產則以近15億元順利標脫位居第三。
2011年十大土地交易記錄,遠雄集團在第一季即以將近123億標下新莊副都心兩宗土地拔得頭籌,第三季又以24.4億標下機場捷運A7站合宜住宅A基地,前十大交易即佔了三席,堪稱去年的獵地盟主。興富發亦不遑多讓,第一季先以52億拿下台北市康定路麒麟飯店舊址的商四土地,接著在第三季以28億標得台中七期的新八分區土地,並以關係企業潤隆建設名義砸下21.6億取得位於內湖石潭段的商三土地,同樣在2011年十大土地交易中囊括三席。
2011年地價排行榜中,大華建設以每坪898.3萬買下忠孝東路安東街口,面積僅122坪的商三特土地而喧騰一時外,由戴德梁行在第三季成功標售的華票總部大樓係由頂禾開發以46.3億元的總價得標,業界認為這宗帶著屋齡逾30年的老舊房地,投標人係著眼於土地而非建物,因此若將該案視為土地交易,則每坪單價高達1,405萬將成為2011年地價的歷史新高。
展望2012年,第一季因有總統大選因素致市場充斥濃厚的觀望氣氛,加上奢侈稅實施後,短期投資者已退出市場,買家購置商用不動產將回歸長期投資及自用者,但並不意味投資腳步停滯,僅是市場上可售物件可能因奢侈稅的持有時間致市場流通物件減少,於2010年第一季之前所交易的不動產,有可能因奢侈稅的閉鎖期已過,對於短期投資且有資金需求的投資者可能藉此出脫。然低利率時代,商用不動產仍是閒置資金的停靠站。在精華區土地有絕對稀少性,上市櫃建商為尋求穩定的土地資源,在國際景氣混沌、國內大選前投資市場觀望之際,建商對於精華區土地的購置仍不遺餘力,而開發商對於土地去蕪存菁的多空看法,則將成為土地資源洗牌的關鍵。2011底台北市財政局剛公告的世貿二館現址等三筆土地地上權標售案,以地上權方式開發有限期間的收益性不動產則是對投資人信心的一大考驗。